您的位置: 首页 > 技术文章

金年会床加工震刀原因

发布日期:2025-05-10 15:24   浏览量:

金年会床加工震刀原因分析

一、刀具相关因素

刀具刚性不足

刀杆悬伸过长(超过直径3倍)或刀柄过细,导致切削时挠曲变形加剧

刀具夹持不稳(如垫片不平、未完全锁紧)进一步降低稳定性

刀具状态异常

刀刃磨损/崩刃导致切削阻力波动,引发周期性振动

刀尖圆弧半径过大或主偏角设计不合理,切削力分布失衡

刀具材料与选型不当

刀具材料与工件不匹配(如硬质合金刀具加工超硬材料)

刀片涂层缺失或耐磨性不足,加剧摩擦振动

二、工件与装夹问题

工件结构刚性差

细长轴、薄壁件等低刚性工件易受切削力变形,诱发共振

深孔加工时半封闭环境导致排屑不畅,切削热积聚引发热变形

装夹缺陷

卡盘夹持力不足或夹持面接触不均(如喇叭口现象)

工件悬伸过长(长径比>3)或中心孔定位偏差

三、机床与工艺参数

机床性能不足

机床刚性差(如导轨磨损、主轴轴承间隙过大)

伺服系统响应滞后或闭环控制精度不足

加工参数设置不当

切削速度与进给量匹配失衡(如高转速+低进给导致的低频振动)

切深过大超出刀具/机床承载极限

工艺规划缺陷

未设置阶梯式切削或分层加工,导致单次切削力过大

缺少辅助支撑(如尾座、跟刀架)导致细长件加工失稳

四、环境与辅助系统

冷却液供给不足或未使用抑振型切削液,加剧摩擦振动

排屑系统堵塞导致切屑堆积,干扰加工稳定性

总结‌:震刀本质是切削系统刚度不足与动态失衡的综合表现,需从刀具-工件-机床-参数的协同优化入手,通过提升刚性、调整切削策略和加强监测实现抑振目标


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18593135888

扫一扫,关注我们